首页

女女踩踏

时间:2025-05-28 15:28:18 作者:从第21届文博会成绩单解码中国文化产业双引擎 浏览量:36018

  从第21届文博会成绩单解码中国文化产业双引擎|数说大湾区

  5月26日,为期五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(深圳)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(简称“文博会”)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落下帷幕。

  本届文博会以线下为主、线上同步的方式举办,设置8个展馆,总展览面积达16万平方米。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、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,共展出文化产品12万多件,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展示与交易,共开展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。

  交易成绩单背后,科技与开放正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。文博会上,人工智能、数字技术等前沿手段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,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资源在此交融激荡,拓展了文化的传播边界与表达方式。以“科技+开放”为动力,中国文化正加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,文化经济也在不断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能。

  科技为墨,勾勒千年文脉

  本届文博会有哪些新重点?南方网、粤学习记者通过分析5月22日至5月27日文博会相关媒体报道发现,科技赋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不可抵挡的发展新趋势。报道高频词分析结果显示,“科技”断层领先,“文化产业”“电池”“技术”“机器人”紧随其后,科技相关的高频词占比极大。

 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,吸引了6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参展。从机器人挥毫泼墨、数字算法刺绣,再到与杜甫、李白等先贤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。文博会以科技为载体,让流传千年的文化再一次焕发了新的光芒,“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”的图景仿佛“触手可及”。

  开放共融,链接全球视野

  历经21载时光,国内的文化企业/机构不断激增,文博会参展团体由首届的700家到今年6280家;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,海外观众来源国从首届从10个到今年110个。文博会场内,多样文化彼此碰撞、激荡共生,奏出新颖动听的文化交响乐。

  作为“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”,文博会持续吸引着全球文化企业与专业人士共襄盛会,在对话与合作中拓展文化边界、共建共享发展机遇。本届文博会汇聚来自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,国际化参展比例达到20%;共吸引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3.5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,彰显其日益增强的全球号召力与文化辐射力。

  在开放的平台上,文化交流碰撞出多元火花。法兰克福书展精选百部年度获奖图书参展,带来世界文学前沿成果;埃及展团则展示图坦卡蒙面具复刻品、纸莎草文创等,浓缩千年文明的魅力。不同文化在文博会相遇、交流、融合,共同谱写出一曲曲跨越地域、语言与时代的文化协奏。

  文化因开放而多彩,因交流而共生。在不断碰撞与融合中,中国文化拓展全球视野,也为世界文化注入更多活力与可能。

  双轮驱动,推动经济发展

  科技与开放,正深刻改变着文化产业的生产方式与传播逻辑。它们不仅是本届文博会的两大关键词,更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跃升的核心驱动。

  从进出口数据来看,中国文化经济呈稳健态势。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中国文化产业进出口额从2008年的433亿美元(约合3137亿元人民币)增加至2023年的1621.8亿美元(约合11750亿元人民币)。中国文化产业完成市场竞争力与话语权指数的双重爬升,形成了不可抵挡的传播力。

  当前,中国文化产业正呈现出“多元融合、创新驱动、全球拓展”的蓬勃发展态势,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。

  其中,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,广东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、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,持续领跑全国。文化产业规模总量已连续22年位居全国首位。2024年,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.5万亿元,占全国总量约六分之一;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达9150亿元,同比增长10.5%。

  本届文博会开幕首日,广东更是重磅推出涵盖87项措施的“政策包”,覆盖影视、演艺、动漫、网络游戏、电竞、网络视听六大领域,力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站在新起点上,科技持续演进,开放不断深化,中国文化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从文博会这一窗口望去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产品的百花齐放,更是中国文化在“科技+开放”双轮驱动下,不断突破边界、走向世界的坚定步伐。未来,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注入与全球文化交流的持续拓展,中国文化产业必将迈向更高能级,成为联通世界、塑造未来的重要力量。(南方网)

  统 筹:李 琳

  监 制:朱 景

  策 划:何安冉、陈俊昊(实习)

  设 计:汪婉莹

  编 辑:赵佐燕

  动 效:李江锐

  校 对:陈学德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韩国总统尹锡悦的父亲去世 享年92岁

“无论是杂货店、便利店还是加油站,我们都看到巨大市场潜力,对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充满期待。”宝璞精酿酒业集团总裁Kolin Barley在受访时说,公司在加拿大本土市场及海外市场均有不错表现。他期待在中国市场也能取得类似成功,并希望未来能实现在中国本土进行生产。

中国国家能源集团上半年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

我们看到路面完全破损,所有的救援人员需要徒步进入。今天整个救援工作是以人员转移为主,救援人员包括武警、消防,还有雅安的公安和民兵。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之下,他们现在分成了若干个小组。

多方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调发展

张爱玲曾在散文《天才梦》中写道:“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。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‘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后庭花’,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。”刘天昌说,文中提到的“遗老”便是张爱玲的“二大爷”张人骏。

生态环境部:2023年渤海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.5%

雷锋精神深深植根于辽宁各地。近日,辽宁省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弘扬雷锋精神专业委员会成立。弘扬雷锋精神专业委员会主任吴溪作表示,“新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将高举弘扬雷锋精神的旗帜,永葆学雷锋、颂雷锋、当雷锋的情怀,击鼓传花,奋楫前行。”(完)

贵州“村超”迎来香港明星足球队

从提出共商、共建、共享原则到擘画“硬联通”“软联通”“心联通”合作蓝图,从谋篇布局的“大写意”到聚焦重点、精谨细腻的“工笔画”,十多年来,中国与各方携手同行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结出累累硕果。正是得益于这一倡议,老挝从“陆锁国”变为“陆联国”,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;由中企控股和投资开发的秘鲁钱凯港顺利开港,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0万列,通达欧洲25个国家200多座城市,连接亚洲11个国家100多座城市;鲁班工坊在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打造32个“技术驿站”,助力当地青年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……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质量越来越高,真正成为造福各国、惠及世界的“幸福路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